醫保藥調價風再起或引市場化思路
來源:醫藥經濟報 錄入時間:2012/3/6 點擊:21686
調價范圍涉及抗腫瘤、消化、血液、免疫系統4類藥品
兩點調整思路:一是產品中標價將作為國家定價最重要的參考指標;二是強調要縮小單獨定價產品與仿制產品的價格差。
“醫保目錄藥品又將迎來新一輪的價格調整!庇袠I內人士爆料,2月底,國家發改委在天津與各省市物價局醫藥主管部門討論了新一輪醫保藥品價格調整的思路,隨后小范圍召集企業召開溝通會,基本敲定了新一輪藥價調整方案,據稱該方案將在“兩會”后擇日下發。
該人士透露,上述溝通會主要討論了抗腫瘤、消化、血液、免疫系統4類藥品,共計216個品種的調價方案,總體延續了2011年抗生素價格調整的思路,相當于政府定價的化學藥品中有20%將要重新調整。
對比此前的多次價格調整,方案給出了兩項藥品價格的調整思路:一是產品中標價將作為國家定價的最重要參考指標;二是強調要縮小單獨定價產品與仿制產品的價格差。
政府定價與市場掛鉤
就本輪醫保藥品價格調整方案,《醫藥經濟報》記者致電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求證,但沒有得到正面回復。而記者在采訪中得知,部分大型藥企已經拿到了具體方案。
根據會上討論的意見,今后包括本輪4類產品在內的藥品價格調整中,某只藥品所對應的通用名藥品的中標價格,將作為國家調整政府定價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
據悉,會上新提出了高價藥和低價藥的概念,要求對同類產品根據價格進行排序,以最高和最低取一定比例的產品分別定義為高價藥和低價藥。
降價方式為,以企業產品中標價和國家定價之間的差價進行對比,根據排序確認某品牌藥為高價或低價藥,綜合考慮對成本、出廠、批銷、流通、醫院銷售價格五大因素,通過不同的參考比例和測算方式來確定具體企業品種的降價幅度。
這樣的調價思路意味著藥品的政府定價已經與市場價掛鉤,而這是過去的27次藥品價格調整中從未有過的。據上述人士稱,在這次會議上,本輪藥品價格調整思路和具體的調整幅度測算方式均已基本定調,對相關品種的影響也基本確定。
如從整個行業來看,“中標價格作為政府定價的重要參考”這一基調,對今后企業的市場行為將產生重要的影響。
首先是企業產品的招投標策略和市場策略將受到最直接的影響。今后每一只產品的中標價格,都將影響到全行業相同通用名藥的政府定價行為,如惡意投標也將可能給同類產品帶來致命性打擊。
同時,會上也確定了新進醫保而未定價的藥品,將以市場平均中標零售價作為現行價進行測算。那么就意味著,企業必須對進入醫保目錄給藥品可能帶來的價格損失和醫保擴容之間的得失作重新考量。
“除了考慮當前國家新舉措對產業的影響,還要看到政策的系統性配套!焙颖蹦炒笮退幤笳聞湛偙O說,目前國家已經出臺了差價率控制、電子監管等系列措施,未來的藥品價值鏈和利益鏈將越來越透明,企業的市場行為和策略都納入到國家的監控視野,在鼓勵優質仿制品和降低藥品價格兩方面需求的驅動下,利益鏈條的透明化必然要求企業的策略更加謹慎。
縮小通用名產品價差
方案要求的另一個重點就是縮小單獨定價品種與仿制藥的價差。
部分藥品在市場定價中的特殊待遇多年來一直被詬病?s小通用名藥物之間的價差在近兩年的多個法規中已有所提及,但還是第一次在藥品價格調整討論中明確提出。
上述人士告訴記者,會議要求對高價藥加大降價幅度,并且還提出了對高價藥在原來降幅的基礎上疊加增大降幅的要求。這主要是針對高價藥、高價劑型(無差比價關系劑型)、高價品種(不同通用名相同適應癥、藥物經濟性評價專家評審確定)、新進目錄未定價藥品等4類,以及最高零售價與平均中標價價差比較大的品種,根據不同情況疊加增大降幅。
“優質優價、單獨定價產品和原研藥品定價一般比通用名藥品價格偏高,按照方案中高、低價藥的劃分方式,這些產品肯定占到最大比例!蹦惩赓Y企業市場總監說。這也意味著,過去單獨定價以及原研藥等通常在降價范疇之外的藥品的特殊待遇將被廢除。
但是記者也了解到,考慮以上降價方式需要控制適當的藥品降價幅度,會議還提出設定封底價和封頂價,討論的總體思路是,對競爭較大的產品限定最低降價幅度,最低降幅為5%,競爭小的產品設定最高降價幅度,最大降幅設定為40%。
某外企市場部負責人分析說,這項措施主要是防止對部分特殊產品的壓價幅度過大或者過小,既要保證藥品降價得到落實,也要確保質量好、療效明顯的藥品有生存空間。
對這次調價,內外資企業形成比較一致的看法是:藥品降價必然使產品的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無論對于本土還是外資企業本身都不是好事;另外,單獨定價產品的降價幅度必定要比通用名藥大,但是單獨定價產品的價格優勢仍然存在;在醫院處方習慣短期內無法改變的背景下,由于具備品牌和價格的優勢,原研藥或其他單獨定價產品的價格調低后,對欲擴大市場占有率的通用名藥品來說,并不一定是好事情。
地址: 潮州市西馬路304號四樓東側402房 電話:0768-2180298 傳真:0768-2182000 郵編:521011 Email:gdhxjt@163.com
Copyright © 2003-2023粵ICP備11013484號, (粵)—非經營性—2021—0059 All Rights Reserve
代理域名注冊服務機構:北京新網數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