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法已進入意見征求階段 年內或可出臺
來源:成長網 錄入時間:2012/3/15 點擊:21279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表示,國家中醫藥法已經進入征求意見階段,預計可于年內出臺。
立法或進入快車道
國務院法制辦已于今年1月向國務院有關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單位和專家發文征求意見。
王國強表示,該立法項目已列入本屆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經過努力將在年內出臺。目前,國家中醫藥法草案正在廣泛征求意見,順利的話,將盡快提交全國人大進行審議。
中醫藥立法并非一個新話題,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于文明擔任了兩屆政協委員,在其任期的10年內,每年都會交同一個提案——中醫藥立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黨委書記姚乃禮說:“從1983年董建華提出這個問題到現在,已近30年。中醫藥立法的基礎和條件已經成熟!币δ硕Y說,國務院2003年頒布了《中醫藥條例》,2009年又制定了《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同時國家財政加大了對中醫藥事業的支持力度。這些都為發展中醫藥提供了較好的政策環境。應該說,中醫藥發展處在一個極好的歷史機遇期。
但是,由于中醫藥基礎薄弱,歷史欠賬太多,仍未改變發展遲緩、學術有所萎縮的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會環境的外部因素,也有學術發展的內部因素,更有政策落實不力的主觀因素,而對中醫藥發展現狀和問題缺乏共識、解決問題的政策措施不力,尤其是中醫藥發展缺乏穩定有力的法律保障是基本原因。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大約有20多個代表、委員提出關于加快中醫藥立法進程的建議,同時,也有部分委員就此進行聯名提案。
當記者問及何以今年中醫藥立法的提案、建議如此之多時,姚乃禮說,希望通過集中呼吁加快中醫藥法進入人大的立法程序。
“中醫藥立法經歷近30年,我這個人大代表也從年青人變成一個老頭,現在我已經看到中醫藥立法的曙光,希望中醫藥法早日出臺!钡谑粚萌珖舜蟠硖谱嫘f。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李振江還建議,應加強宣傳、引導,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為中醫藥立法做好輿論支持。一些委員希望全國人大常委會進一步加強對中醫藥法立法起草工作的指導和督促,及早發布實施,以保護、扶持、促進和規范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重保護和發展
“對中醫藥而言,首先必須保護。從保護出發,在保護的基礎上扶持其發展。這應該成為中醫藥立法的出發點和宗旨!币δ硕Y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關節二科主任溫建民認為,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中醫藥立法工作已經滯后了。而我國現行涉及中醫藥的法律法規存在明顯“硬傷”,立法層次低,體系不完整。中醫藥法律法規主要是參照西醫藥模式制定的,沒有充分體現中醫藥發展規律和自身特點,沒有充分考慮中醫藥實際情況。
據姚乃禮介紹,我國憲法明確提出“發展現代醫藥和我國傳統醫藥”,充分肯定了傳統醫藥的法律地位及國家的責任,黨中央制定了“中西醫并重”的方針,但在實際工作中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和執行。中醫藥學術傳承不足,有的方面逐漸萎縮,中醫藥服務體系不健全、中醫藥資源保護不夠等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這導致中醫藥發展遠遠落后于現代醫學的發展,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健康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就目前中醫藥的發展狀況而言,中醫藥是一個亟待保護和扶持的事業。作為我國優秀文化的體現,中醫藥在世界上有著深遠和廣泛的影響。但如果不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保護和發展中醫藥,中醫藥將同周邊其他國家的傳統醫藥一樣,逐漸步入萎縮和衰落的境地。
“中醫藥法是指導和規范中醫藥工作的基本法律,只有尊重中醫藥自身的特點,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才能形成一部促進中醫藥發展的好法律!币δ硕Y說。
“扶持、促進、發展”,王國強用6個字概括中醫藥法草案的主要內容,他透露,立法中考慮到名貴中藥材的保護內容,同時還包括醫療、文化、民營醫院等。
細則有待完善
據悉,由于沒有權威性的法律約束,不少省市中醫藥管理機構仍不健全。31個省級中醫藥管理機構中,副廳級中醫(藥)管理局不到一半;地市級設有中醫藥行政管理機構的更少;縣級基本上沒有中醫藥管理機構。中醫藥管理體系不完善,很難保證政策措施的上通下達。
委員們希望,中醫藥法頒布實施后,能改變這樣的情況。同時,中醫藥法的制定涉及各個方面,各有關部門應該從法律的高度,從國家和人民利益出發,防止受部門利益的影響,制定出一部真正有利于保護和扶持中醫藥發展的好法律。
姚乃禮說:“中醫藥法既要解決當前中醫藥發展中存在的重大問題,又要有戰略眼光,對中醫藥的長遠發展具有指導意義。對影響中醫藥發展的一些關鍵和根本問題,應該提出明確的法律規定,進一步明確政府的責任,以指導和規范中醫藥管理的行為和準則。如中醫藥管理體制問題、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中醫藥人才培養、中醫藥學術傳承、發揮中醫藥優勢和特色、中藥管理和中醫藥資源保護、財政支持和經費保障等!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臺港澳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王承德建議,中醫藥立法必須充分發揮中醫藥預防保健特色優勢。將中醫藥納入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管理制度,推進在疾病預防控制中運用中醫藥的方法和技術,為中醫藥預防保健體系的建立提供制度保障。突出中醫醫療機構中醫藥特色優勢。
就中西醫結合、民族醫藥等在中醫藥法中如何體現,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也提出了不少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雷菊芳說,從政策層面,支持民族醫藥的發展,因為從民族醫藥自身的發展過程來看,它是我國非常寶貴的醫療資源,所有的少數民族都在很長的時間內積累了自己的經驗,同時還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
地址: 潮州市西馬路304號四樓東側402房 電話:0768-2180298 傳真:0768-2182000 郵編:521011 Email:gdhxjt@163.com
Copyright © 2003-2023粵ICP備11013484號, (粵)—非經營性—2021—0059 All Rights Reserve
代理域名注冊服務機構:北京新網數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